loopy 发表于 2010-1-13

了解古琴所须知的基本声学知识之二

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或声强(即声音的大小,通常也叫作音量,是人耳感受到的声音强弱,它是人对声音大小的一个主观感觉量,响度的大小决定于声音接收处的波幅)。
响度的大小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距离越远,响度越小。
就同一声源来说,波幅传播的愈远,响度愈小;当传播距离一定时,声源振幅愈大,响度愈大。响度的大小与声强密切相关,但响度随声强的变化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接近于对数关系。当声音的频率、声波的波形改变时,人对响度大小的感觉也将发生变化。

(上图垂直方向代表的是响度/声强/音量,水平方向数字为频率,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到60HZ的频率需要有至少37分贝左右的响度才能被人耳听到,而1000HZ的频率只需3分贝左右即可被人耳感知)。
人耳对不同频率的响度的感知是不同的,因此乐器制作过程中对不同频段的振幅的控制也是各不相同的,这是乐器制作的基本核心。
古琴的音色中最容易出现的“钢丝音儿”“打铁声”通常出现在1500~3000HZ左右,从上图中可以看到这是人类听觉最灵敏的区域,如果一件乐器在这个频率范围上下的响度控制的不够合理,音色过渡不够顺滑均匀,那么必然容易产生刺激、突兀的听感。
古琴的面板相对于其他拨弦乐器而言,相对比较狭长而窄,想实现振幅大相对比较难,但并非不能实现,只是振幅既要做到大、同时音色又要保持古琴所独有的音色审美特征相对难度较高而已。
响度不等同于及远性,也就说一件乐器在近处听的音量大不代表其声音能传远,有些制作优良的乐器在近处听音量并不觉得特别大,但是离开十米二十米后会发现乐器的音量并没有明显的衰减,但音色听感更佳,这就是乐器的穿透力、及远性较佳的表现。
相反,一件乐器的响度缺少及远性,这种响度往往会被称为噪度,因其后振动过程中的能量释放过于集中或快速、后续乏力、缺乏穿透力难以及远也,而缺乏及远性的噪度当然不是一件制作合理的乐器所应有的优良品质。
对于古琴的音色而言,音量大而缺少及远性的高噪度的音色是不可取的,而近处音量感觉不大,但及远性佳且共鸣丰富稳定的才是相对合理的选择。
传统古琴音色审美中,“宽、远、圆、润、松、厚、沉、古”等指标,或多或少都与声音的“及远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也就是说,只有包含着相当“及远性”特征的声音,才是一床制作合理的乐器所应具有的乐音。
对于古琴这种琴体狭长,琴板很厚,共鸣腔体积相对又较小的乐器来说,其绝对音量通常并不会太大(但并不是说古琴的音量就一定是细微不及远的),但有时我们又常常能从很远的地方就能听到、感知到貌似音量并不大的琴声,这毫无疑问是由于制作合理的古琴所具备的“及远性”特征所导致的,而并非响度大就可以实现的。
关于古琴流传着一种说法:古琴音量小,只适合二三人对坐而弹(听),三五步外声音即微不可闻。

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固然,古琴与古筝、琵琶等音色高亢明亮、音量较大的乐器相比,音量的绝对值相对小了很多,但古琴特殊的槽腹结构及其较长的有效弦长决定了古琴的音色应该是非常低沉幽深、共鸣相当持久的,在琴体共鸣合理的情况下,即便绝对音量不大,但仍然可以有非常强的及远性及穿透力。
一床制作合理的古琴,即便是使用多数人普遍认为音量偏小的丝弦,十数米外不用麦克风也照样可以获得足够的音量及比近处更加清晰美妙的听感,这与乐器自身优异的“及远性”是分不开的。
中国传统诗词中多有描写月下山中水边隐约听到琴声,循声而去果真发现有人在抚琴的场景,这正是制作优良的古琴有着低频丰富、及远性佳的特点的体现,琴声在气温较低的夜晚或水边琴声更易传至远处,这其中是饱含基本的声学物理规律的。

blanch 发表于 2010-2-14

点赞了,好文章,不错啊,可以收藏学习了啊!~

audioappcn 发表于 2010-2-14

点赞学习了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了解古琴所须知的基本声学知识之二